膜材成本:占总费用的 60%-70%,取决于膜的类型(光膜、哑膜、触感膜等)与规格。
人工生产费:包含设备调试、覆膜操作、质检等工序成本,占比约 30%-40%。
膜的种类与价格梯度
价格趋势:以极彩常规膜为例,5年内价格下降约 35%—— 早期哑膜 0.65 元 /㎡、光膜 0.6 元 /㎡,目前主流区间为 0.4-0.45 元 /㎡,部分地区低价可达 0.2-0.3 元 /㎡。
覆膜费用的标准计算
测量印刷品尺寸
例:极彩面纸长 750mm、宽 510mm,换算为米制单位:0.75m×0.51m。
计算单张面积
单张面积 = 长 × 宽 = 0.75×0.51=0.3825㎡(通常取两位小数 0.38㎡)。
代入公式计算总费用
总费用 = 单张面积 × 膜单价 × 印刷数量
以哑膜 0.4 元 /㎡、2000 张为例:
0.38×0.4×2000=304 元(极彩视频案例计算结果 306 元为四舍五入差异)。
地域成本差
一线城市(如上海):人工与房租成本高,常规膜单价 0.4-0.5 元 /㎡;
三四线城市:成本优势明显,单价可低至 0.25-0.35 元 /㎡。
订单规模影响
小批量(<1000 张):单价上浮 10%-20%,因调机成本占比高;
大批量(>10000 张):单价可下浮 5%-10%,膜材采购与生产效率提升。
工厂定价策略
部分印刷厂为绑定客户,采用 “印刷低价 + 覆膜盈利” 模式,极彩提醒需警惕报价中膜价与市场价的偏离。
避坑指南
膜厚与品质核对
常规膜厚度为 23μ-30μ,低价膜可能低于 20μ,易出现褶皱、脱膜等问题。
面积计算陷阱
注意是否包含出血位:印刷品边缘 3mm 出血需计入面积;
异形件按最大矩形面积计算(如圆形卡片按外接正方形算)。
同批次合并降本
若同时覆膜 A(2000 张)、B(3000 张),可合并计算:
总费用 =(0.38×0.4)×(2000+3000)=760 元,比分开下单节省约 15%。
特殊工艺附加费
局部覆膜:加收 10%-20% 定位费;
烫金后覆膜:因工艺复杂,单价上浮 5%-10%。
样品测试必要性
批量生产前需确认膜与纸张的适配性,避免出现卷曲(如铜版纸覆哑膜易卷曲,需提前调整工艺)。
关键问题答疑(FAQ)
光膜和哑膜哪个更便宜?
多数地区光膜比哑膜低 0.05-0.1 元 /㎡,但差异随材质与地区变化。
触感膜为什么贵?
生产工艺复杂(需磨砂处理),膜材成本是普通膜的 2-3 倍。
覆膜费能否议价?
大批量订单可按 “膜材成本 + 固定加工费” 议价,例:极彩有10000 张以上订单哑膜可谈至 0.38 元 /㎡。
覆膜后能否返工?
不能,覆错膜或品质问题需重新印刷面纸,增加成本风险。
覆膜费用的计算本质是 “材料成本 + 规模效应” 的综合体现,极彩认为掌握尺寸测量、单价区间与地域差异,即可精准把控成本。对于采购方而言,对比 3 家以上报价并明确工艺细节(如膜厚、是否含出血)是避坑关键;对印刷厂(极彩)来说,透明化报价(拆分膜材与加工费)更易建立信任。下期将解析过光油 / 哑油的费用构成,进一步完善表面处理的成本知识体系。